首页
EN
学校首页
导航
学院概况
学院概况
历史沿革
现任领导
机构设置
党建工作
师资队伍
师资风采
人才队伍
导师信息
人才招聘
本科生培养
通知公告
专业设置
培养方案
课程建设
研究生培养
通知公告
专业设置
培养方案
课程建设
科研与学科建设
通知公告
科研动态
学术交流
学科建设
院企合作
国际合作
通知公告
国际交流
国际认证
交流生项目
合作办学
信息公开
政务公开
党务公开
规章制度
学生工作
通知公告
学生活动
奖助学贷
常用下载
校友工作
校友活动
校友服务
校友会
教工之家
组织机构
民主管理
工会活动
常用下载
工会小家
师资队伍
人才队伍
教授
副教授
李瑛
李科群
李征涛
郝小红
王芳
韩华
赵军
门传玲
关欣
李祥永
张良
刘妮
杨帆
赵明
赛庆毅
谢应明
孙晓晶
陈二云
叶立
陆威
戴征舒
王企鲲
马有福
胡卓焕
陈建
南国防
王波
孙丽
高明
罗大海
张冠华
施鎏鎏
陈榴
黄理浩
王秋麟
杨亮
娄钦
王莹
熊志波
王子龙
刘敦禹
盛健
杨斌
郑晓园
周骛
张万福
杨杰
阳君
应芝
黄维佳
叶舟
赵志军
朱 兵
讲师
导师信息
熊志波
2021-11-29
3813
基本信息姓 名:熊志波职称:副教授通讯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516号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一办412邮 编:200093传 真:021-55272320Email: xzb412@usst.edu.cn个人介绍熊志波,男,中共党员,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入选2018年度上海理工大学第三届“青年教师培养志远计划”。围绕燃煤污染物排放控制发表SCI/EI检索论文30余篇,论文他引300余次,其中SCI他引70余次;申请发明专利11项,授权4项;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和科技支撑项目子课题等近10项;指导硕士研究生11名,毕业3名.Applied Surface Science, Powder Technology, Material Research Bulletin和Journal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Solids等国际期刊邀请审稿专家。教育背景(1) 2003-2007年,山东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热能动力工程专业,本科,工学学士(2) 2007-2013年,山东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热能工程专
刘敦禹
2021-03-25
3148
刘敦禹简历刘敦禹,博士,副教授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516一办404,上海,200093邮箱:liudunyu@usst.edu.cn教育经历2010/08 – 2015/01,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系,博士从师于Prof. Terry Wall(导师)、Dr Yinghui Liu (刘迎晖)、Dr Rohan Stanger2008/09 – 2010/07,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热能工程系,硕士从师于吴少华教授(导师)、秦明副教授、刘辉教授2004/09 – 2008/07,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本科工作经历2015/05 – 至今,上海理工大学讲师(2015-2019)、副教授(2019-今)研究方向申请者从研究生开始,一直从事洁净煤燃烧的相关工作,坚持在污染物净化领域进行研究。至今共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22篇(12篇SCI ,10篇EI及核心论文),包括本领域的主流期刊Int J Greenh Gas Con、Ind Eng Chem Res、Energy Fuels、Chinese Jour
黄维佳
2021-03-16
1528
杨亮
2021-03-01
2876
基本信息姓 名:杨亮职 称:杨亮个人介绍
杨杰
2021-01-01
2132
一、联系方式邮箱:yangjie@usst.edu.cn 办公室:上海理工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二办409二、职业生涯2018.06 至今 上海理工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副教授2019.12-2020.12 思克莱德大学 高级访问学者2018.10-2019.10 山东省滕州市 科技副镇长(挂职)2014.08-2018.06 上海理工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讲 师三、教育背景2011.09-2014.06 华东理工大学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博 士2008.09-2011.03 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硕 士2003.09-2007.06 河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学 士四、研究领域断裂力学;机械强度;材料的疲劳、损伤与断裂五、代表成果J. Yang*, L. Wang. Effect and optimal design of the material constraint in the DMWJ of nuclear power plants.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2020, 56(6): 840-848.Y. Dai, J. Y
戴征舒
2020-12-23
1978
基本信息姓名:戴征舒职称:副教授通讯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516号邮编:200093Email:zsdai-hvacr@163.com个人介绍戴征舒,女,博士,副教授,硕士导师。毕业于浙江大学制冷及低温工程专业,攻博期间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空调制冷中心(ACRC)进行博士联合培养,毕业之后进入上海理工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低品位热驱动喷射式制冷和新型材料换热器的研究工作。曾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美国空调制冷工业协会资助课题等多项课题。近年来,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1项、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项目1项,以及企业委托研发项目3项。目前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总被引频次达270余次。承担制冷原理、制冷设备等本科生专业课程,以及制冷与低温技术等研究生课程。研究方向1. 低品位热驱动喷射式制冷2. 泡沫金属换热器传热传质3. 多种应用场合喷射器特性主要科研项目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1项、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项目1项,以及企业委托研发项目3项。发
娄钦
2020-12-03
2156
(一)研究方向1.相变传热2.机器学习3.多相多组分反应流4.多尺度数值方法(二)联系方式邮箱:louqin560916@163.com办公室: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二办411(三)教育和工作经历2014~至今 上海理工大学 讲师/副教授2019~2020 布朗大学 访问学者2007~2013 华中科技大学 硕士/博士2003~2007 河南大学 学士(四)主要科研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CO2地质封存过程中多相多组分反应流体输运的格子Boltzmann数值建模及物理机理研究”(51976128),2020-2023.主持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孔隙介质内多相多组分反应流体输运的格子Boltzmann方法及微观机理研究”(19ZR1435700)),2019–2021年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的致密多孔介质内的相变传热与流动机理研究”(51406120),2015-2017参与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多相流体动力学多场耦合和尺度关联的介观理论和模型” (51125024),2012–2015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混合气体微尺度输运
盛健
2020-05-08
2579
基本信息姓名:盛健学历/学位:工学博士职称:高级实验师通讯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516号动力馆314室邮编:200093电话:15121088972E-mail:sjhvac@usst.edu.cn主要研究方向:①制冷空调新技术;②热工测控技术。教育背景2004/09-2008/06 南京师范大学,动力工程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学士学位2008/09-2013/06 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制冷与低温工程(硕博连读),博士学位工作经历2019/07-至今 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高级实验师2013/08-2019/06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实验师主要科研项目主持纵向科研项目2项,主持横向科研项目17项,累计科研到款200余万。荣誉及获奖(1)科研获奖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2017年,第1完成人)(2)教学获奖上海理工大学课程教学优秀奖二等奖(2018年)(3) 荣誉称号上海理工大学优秀导师(2018年)上海理工大学优秀工会积极分子(2017年)招生要求具有较好的数理基础,具有较好的科技写作基础,具有良好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具有良好沟通交流
马有福
2020-02-05
2639
姓名:马有福职称:副教授Email:imayoufu@163.com简介: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2020),上海市人才发展资金获得者(2017);主持完成纵向、军工及横向科研项目10余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期刊论文4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25篇;作为唯一发明人或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33项、实用新型专利22项;《中国电机工程学报》、《内燃机学报》、《Energy》、《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等期刊的稿件评阅人。主要研究方向:气液两相流动,高效燃煤发电系统,锅炉热偏差。
黄理浩
2020-01-12
3362
基本信息:姓名:黄理浩职称:副教授通讯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516号一办208邮 编:200093Email: lihao_huang@usst.edu.cn教育经历:2002.9-2006.7 本科,上海理工大学,上海,热能动力工程专业2006.9-2010.3 硕士,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制冷及低温工程2010.3-2013.6 博士,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制冷及低温工程工作经历:2013.10-2015.10 博士后,上海理工大学光学工程2015.11-至今 副教授,硕导,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研究方向:(1) 新型制冷剂传热特性、单管沸腾冷凝换热研究(2) 有机朗肯循环(ORC)(3) 高温热泵废液回收系统及优化研究主持及参与科研项目:(1) 项目来源:上海市重点实验室(纵向),项目名称:低温余热有机朗肯循环试验台,起止年月:2014- 2016,已结题,项目参与人。(2) 项目来源:上海锐一机电有限公司(横向),项目名称:海水冷却泵控制系统及仿真系统的开发,起止年月:2017.7- 2017.10,已结题,项目负责人。(3) 项目来源:上海航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横向)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49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
/
5
跳转到
热点新闻
2021-11-22
【测试数据】2019年“扬帆计划·中央和国家机关大学生实习”启动
2021-11-22
【测试数据】高招关键词:高考录取率超八成,物理地位提高
2021-11-22
【测试数据】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2018年逾3500个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被下架
2021-11-22
【测试数据】教育关注:本科生闯科研丛林,如何走出尴尬
2021-11-22
【测试数据】教育关注:本科生闯科研丛林,如何走出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