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一览

我院2项成果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

发布者:王坤发布时间:2023-06-28浏览次数:251

在2023年5月26日召开的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我院共有2个项目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我院黄典贵教授团队项目“高效仿生风能(水流能)转换装置能量吸收机理及性能优化”获得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苏明旭教授团队项目“多相流关键参数先进测量技术及应用”获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黄典贵教授团队项目以获取高效风(水流)能利用装置的流体动力特性和能量吸收性能为目标,从自然界中鱼类游动和鸟类飞行中汲取灵感,结合风、水流环境中复杂运行条件、多部件耦合运动形式以及相关强非定常、非线性、多尺度、流动分离及气弹效应等关键科学问题,经过近十年的努力,课题组在风(水流)能能量吸收机理及创新型仿生风(水流)能装置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构建了多种基于仿生理念的新型风(水流)能利用方法和形式,相关研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4项,发表SCI/EI论文150余篇。项目为进一步研发高能效的风(水流)能利用装备奠定基础,为国家实施“双碳”与“中国智造”战略工业过程高效节能与安全运行做出贡献。

苏明旭教授团队项目密切结合国家“双碳”目标与“中国智造 ”战略实施的重大需求,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研仪器重大专项、“两机”重大专项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支持下,针对颗粒与多相流颗粒相粒度、速度和浓度和连续相速度或组分浓度等关键参数表征瓶颈,提出并研究基于声学、光学和图像多种非接触式测量方法,形成一系列先进的颗粒与多相流测量技术。项目密切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国家自然科学仪器重大专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支持下,与湖南五凌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产学研用合作,针对多相流关键参数表征瓶颈,取得了多项原创性突破,授权发明专利55项、实用新型专利37项、软件著作权11项、制定国标3项、发表SCI/EI论文300余篇。项目研制的多相流关键参数先进测量仪器和系统,具有非接触、高精度、高灵敏度等优点,可在能源动力、化工环境等行业广泛应用,为国家实施“双碳”和“中国智造”战略做出贡献。


黄典贵教授团队成员孙晓晶副教授在颁奖现场


苏明旭教授在颁奖现场


搜索
您想要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