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全国两会关于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重要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提升城市时空智能治理能力,支撑千行百业垂类应用需求的工作部署,聚焦上海量子城市时空智能创新建设,上海市规划资源局、杨浦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2025复兴岛全球设计大赛。通过大赛平台,以人工智能+赋能复兴岛未来城市实验区建设,面向全球征集引领未来发展的金点子、好创意和设计方案,众智众创、开放激越、引领示范,共同绘就上海量子城市发展新空间新未来!
根据 2025 复兴岛全球设计大赛总体安排,结合学校发展以及未来沿江部位发展的需要,我院定于2025年4月举办复兴岛全球设计大赛上海理工大学探索智慧生态社区创意选拔赛(以下简称“选拔赛”)
(一)赛题征集内容
探索智慧生态社区创意海选阶段的建议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别:
鼓励参赛者关注岛屿自然和生态环境,提出兼具功能性、体验性与观赏性的生态景观设 计,可结合可再生能源、新型生物材料和机器人技术等,探索创新、绿色、生态的未来城市能源生产与循环利用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1) 生态景观设计
(2) 零碳社区
(3) 管线共构
(4) 可再生能源体系
(5) 水及资源循环利用
(6) 智能微网等去中心化能源供应管理体系
(7) 垂直农场、屋顶花园、可食地景
(8) 您能想到的其他……
(二)参赛项目组别
“选拔赛”分教师组、学生组、师生共创组。
1. 教师组:参赛负责人均为上海理工大学大学系统的在职或退休教职工
2. 学生组:参赛负责人须为上海理工大学大学系统的学生(包括中小学生、本专科生、研究生、毕业生)
3. 师生共创组:参赛成员由教师(可为企业导师)与学生共同组队参赛,参赛负责人须为上海理工大学大学系统的教职工与学生
此次大赛是无界的大赛,参赛者区域无界、专业无界、资质无界、作品形式无界,重在围绕复兴岛时空,提出未来生活、未来城市的点子和创意,创作出可展示、可落地、能应用、易操作的作品。同时也欢迎各科技公司、设计机构、独立设计师、商业运营公司、产品公司、创意策划达人等社会各界与上海理工大学师生跨界跨领域组团参与。
(三)参赛项目要求
1. “选拔赛”参赛项目除在我们能动学院报名外,均需报名2025复兴岛全球设计大赛(https://biz.ghzyj.sh.gov.cn/fxds/web/home)
2. 作品应能清晰阐明参赛者的设计理念与特色,形式及篇幅不限,重在思路与创意,可为手绘图纸、思维导图、创意提案、视频短片、音频小样等,文件格式采用常用的文本格式(PDF、WORD、PPT 等)、图片格式(JPG、PDG、TIFF 等)或音视频格式(MP4、AVI 等)。
(四)参赛方式
1. 参赛报名
有意向参加本次大赛的潜在参赛者,请在本通知规定的报名时间内,将参赛材料(选拔赛参赛信息表、参赛承诺书、参赛作品)打包压缩后发到邮箱内(p.gao@usst.edu.cn),文档命名规则为:赛道名称_参赛负责人_XX学院(部门、单位)_作品名称,且同步登录复兴岛全球设计大赛网站在线报名(https://biz.ghzyj.sh.gov.cn/fxds/web/home)。交完材料后,请在大赛专用QQ咨询群(426384711)中回复并确认。
2. 获取技术资料
技术资料将于2025 年4月逐步开放下载通道,相关通知将在复兴岛全球设计大赛网站发布并以邮件形式通知已报名的潜在参赛者。请注意,参赛者须根据网页指引填写团队组成、补充公司注册文件或个人身份证明文件等认证信息,并提交《资料使用承诺书》后方可下载相关文件。
3. 现场踏勘
潜在参赛者可以选择自行安排现场踏勘,也可以选择参加集中踏勘。
集中踏勘:时间安排在2025 年4月30 日之前每周二,集合地点为共青路船台公园。为便于活动组织提高踏勘效率,有意愿参加集中踏勘的潜在参赛者请提前致电复兴岛全球设计大赛组委会(021-65107866、021-25032077)预约。
杨浦规划局4月1日9:30将组织一次岛上的现场踏勘,有意愿一起参加踏勘师生可进参赛群。9:30集合地点复兴岛船台park。
自行踏勘:信息咨询服务电话为021-65107866 ,咨询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1:00,14:00-17:00。
潜在参赛者自行负责在踏勘现场中所发生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五)赛程安排
“选拔赛”时间为:2025年3月-2025年4月
(一)“选拔赛”启动(2025年3月)
(二)项目征集(2025年3月-2025年4月20日)
参赛团队将参赛材料(选拔赛参赛信息表、参赛承诺书、参赛作品)打包压缩后发至邮箱内(p.gao@usst.edu.cn),且同步报名2025复兴岛全球设计大赛。报名网址为:https://biz.ghzyj.sh.gov.cn/fxds/web/home。
(三)项目评审(2025年4月21日-2025年4月29日)
项目评审分初评、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
(六)奖项设置
针对参赛项目,设置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以及三等奖8名(依据参赛队伍数调整)。为保证大赛质量,组委会秉承“宁缺毋滥”原则,部分奖项可能会有空缺。附件具体见大赛官网通知:https://cxcy.usst.edu.cn/2025/0328/c16859a337975/page.htm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2025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