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主办,机械工程学院、中德国际学院共同协办的“2025机械与动力先进技术国际研讨会(ISAMPE 2025)”于11月6-9日,在学校图文信息中心隆重召开。来自日本福井大学、韩国釜庆大学、马来西亚沙巴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的师生代表80余人与会,围绕“Materials,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材料、设计与制造)”、“Fluid Flow, Combustion and Heat Transfer(流体流动、燃烧与传热)”、“System and Control Engineering(系统与控制工程)”、“Power Engineering(动力工程)”以及“General Discussion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Research(工程教育与研究)”五个主题展开研讨。上海理工大学副校长张众,国交处处长陈琦、副处长司呈勇,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刘宝林,副院长杨杰、苏明旭,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李卫东、副院长郑岳久,中德国际学院副院长杨荟楠等嘉宾共同出席了本次研讨会。开幕式由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杨杰主持。
上海理工大学副校长张众致欢迎辞,对远道而来的各国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对ISAMPE创办20周年表示祝贺。他在致辞中强调,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作为学校的优势学科,在推动学科交叉与技术创新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并高度肯定了本次会议在深化我校与日、韩、马高校合作、推动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方面的积极意义。致辞结束后,张众副校长代表学校向日本、韩国、马来西亚三方高校代表赠送了纪念品。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刘宝林在致辞中回顾了ISAMPE自创立以来在促进国际科研合作与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果,介绍了学院在能源高效利用、低碳动力系统等前沿方向的研究进展。他强调,学院未来将继续拓展高水平国际合作,构建开放共享的学术平台,助力青年学者在国际化环境中成长,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


在大会邀请报告环节,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蔡小舒教授以“The Memory of Prof. Yamamoto and 20 years of ISAMPE”为题,回顾了ISAMPE二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国家高层次人才、华东理工大学陈浩峰教授作了题为“Pioneering Lithium-Ion Battery Innovation: The Transformative Power of AI”的报告,探讨人工智能在锂离子电池前沿创新中的关键作用;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李卫东教授围绕“End-of-Life Battery Remanufacturing Enabled by Human-Robot Collaboration”分享了人机协作在退役电池再制造中的最新进展。本环节由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郑岳久教授主持。

当天下午,研讨会设立了8个分会场和1个海报展示区。来自四所高校的师生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学术交流,现场互动频繁,学术氛围浓厚。



本次研讨会不仅促进了能源动力、机械工程等相关学科的国际化学术对话,也进一步巩固了我校与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合作院校的友好关系,为未来在联合研究、师生交流与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